新闻资讯
News
小麦种植的自然条件
作者:沁峪农业
小麦是世界各地种植最广泛的禾本科植物之一,我国种植小麦比较广泛,主要产地是北方等地区,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之一,两河流域是种植小麦最早的地区,2010年小麦是世界上总产量位居第二的粮食作物,仅次于玉米,下面小编跟大家来一起聊聊小麦种植的自然条件吧。

1、土壤。最适宜小麦生长的土壤,应是熟土层厚、结构良好、有机质丰富、养分全面、氮磷平衡、保水保肥力强、通透性好。另外,还要求土地平整,这样才能确保排灌自如,使小麦生长均匀—致,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。
2、水分。水分在小麦的—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。据研究,每生产l千克小麦约需1000一1200千克水,其中有30%一40%是由地面蒸发掉的。河南省在小麦生长期间,降水量只有需水量的 l/3左右。所以麦田的不同时期灌水,以及采取抗旱保墒措施,对于补充小麦对水分的需要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3、养分。小麦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碳、氢、 氧、氮、磷、钾、硫、钙、镁、铁、硼、锰、铜、锌、钼等。氮、磷、钾在小麦体内含量多,很重要,被称为“三要素”。在生产上必须按照小麦的需肥规律合理施肥,才能提高施肥的经济效益。
4、温度。小麦的生长发育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适宜温度范围。在最适温度时,生长最快、发育最好。不同阶段要求的最适温度是不同的。小麦种子发芽出苗的最适温度是15—20℃;小麦根系生 长的最适温度为16—20℃,最低温度为2℃,超过30℃则受到抑制。 温度是影响小麦分蘖生长的重要因素。在2—4℃时,开始分蘖生长,最适温度为13—18℃,高于18℃分蘖生长减慢。 小麦茎秆一般在10℃以上开始伸长,在12一16℃形成短 矮粗壮的茎,高于20℃易徒长,茎秆软弱,容易倒伏。小麦灌浆期的适宜温度为20—22℃。如干热风多,日平均温度高于25℃以上时,因失水过快,灌浆过程缩短,使子粒重量降低。
5、光照。光照充足能促进新器官的形成,分蘖增多;从拔节到抽穗期间,光照时间长,日照充足就可以正常地抽穗、开花;开花、灌浆期间,充足的日照能保证小麦正常开花授粉,促进灌浆成熟。

以上便是小编对“小麦种植的自然条件”的介绍,文章内容如有不妥之处,敬请留言处指出,需要跟多相关知识,要请教专业人士!

2、水分。水分在小麦的—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。据研究,每生产l千克小麦约需1000一1200千克水,其中有30%一40%是由地面蒸发掉的。河南省在小麦生长期间,降水量只有需水量的 l/3左右。所以麦田的不同时期灌水,以及采取抗旱保墒措施,对于补充小麦对水分的需要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3、养分。小麦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碳、氢、 氧、氮、磷、钾、硫、钙、镁、铁、硼、锰、铜、锌、钼等。氮、磷、钾在小麦体内含量多,很重要,被称为“三要素”。在生产上必须按照小麦的需肥规律合理施肥,才能提高施肥的经济效益。
4、温度。小麦的生长发育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适宜温度范围。在最适温度时,生长最快、发育最好。不同阶段要求的最适温度是不同的。小麦种子发芽出苗的最适温度是15—20℃;小麦根系生 长的最适温度为16—20℃,最低温度为2℃,超过30℃则受到抑制。 温度是影响小麦分蘖生长的重要因素。在2—4℃时,开始分蘖生长,最适温度为13—18℃,高于18℃分蘖生长减慢。 小麦茎秆一般在10℃以上开始伸长,在12一16℃形成短 矮粗壮的茎,高于20℃易徒长,茎秆软弱,容易倒伏。小麦灌浆期的适宜温度为20—22℃。如干热风多,日平均温度高于25℃以上时,因失水过快,灌浆过程缩短,使子粒重量降低。
5、光照。光照充足能促进新器官的形成,分蘖增多;从拔节到抽穗期间,光照时间长,日照充足就可以正常地抽穗、开花;开花、灌浆期间,充足的日照能保证小麦正常开花授粉,促进灌浆成熟。

相关文章